万盛日报推介本社图书《静静的孝子河》
万盛日报推介本社图书《静静的孝子河》
《人文万盛》杂志刊登本书节选:
《静静的孝子河》 作者:胥荣鑫
【本书已收录进重庆溱州藏书楼】
【作品简介】
孝子河是千百年来默默无名的小河,它发源于四川(现重庆市)南川金佛山境内,沿河西一线近百公里地下蕴藏有丰富的优质煤田,从清朝到民国就一直有私家小煤窑在开采。民国时期因抗战需要能源由国民政府接收,西南兵工署直管了几个小型矿加以改扩建,成立了年产近五十万吨的南矿,保障了重庆陪都民生和抗战之急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战略储备经济建设和民生需要,按新型现代化矿井标准在西南地区率先建成了六座设计能力近五百万吨的新型煤都,据说还写进了小学语文课本。从此这孝子河矿区(即现在重庆市万盛高新区,原南桐矿区)成了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一举闻名于世。
本书中所讲的一个个故事,均来自这片矿区之中。
【写作过程】
作者有近五十年的生活积累,八十年代中期曾有创作激情,动笔写过描写矿区总工程师为原型的短篇,书稿名为《不必要的忧虑》,但因自感文笔功力差火侯,且因当时政治气候,“文革”一些敏感问题不好在作品中描述和处理,所以最终未能如愿成稿,原稿也未寄出版社。
真正构思本书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作者由重庆调成都工作后,这段时间有点闲暇,就收集了一些素材,整理题纲,谋篇布局。可真正动笔,已是2008年从岗位退下来之后,工作轻松了些,才静坐提炼素材,文思浮动,坚持每天晚上10至12点进行写作。
无奈作者不会打字,对电脑也是一知半解,写作都是用手写成草稿,交给小辈和爱人打成电子文稿,最后再作修改。
作品成型后,经国家版权局审核颁发了编号为“国作登字—2018—A—00593718”的作品登记书。
【作品特色】
本书反映了矿山矿工的工作、生活中的苦与乐,以及他们在亲情、爱情中的悲欢离合。矿山生活艰苦无比,矿工们经历的那些苦累、企盼,面对生死关头的心境,矿山之外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感同身受。
矿工是一种“埋了没有死”的行业,在那长夜漫漫的日子,在那阴风怒吼的矿井深处,“黑色精灵”们燃烧自己之后,再去照亮别人,给人类带去了一片片温暖和光明。
作者曾经与小说中这些人物长期打交道,有的还过从甚密。百里矿区聚集数十万职工家属,这里人杰地灵、鱼龙混杂。每天都有稀奇古怪的事发生,作者将矿工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流进笔端,跃然于纸上。这些不起眼的生活在地层深处的小人物,他们可能算不上崇高伟大,但是他们活得纯真、豪气、实在,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土得掉渣、笑得掉牙的苦中作乐,颠覆了人生的华丽外衣,自编自导自演着属于他们的另类生活。
这些“黑色精灵”的形象,既简单又神秘,既豪情又显粗俗,既追求文明又不时野蛮冲动。总之,他们有矿工矿井炼狱般生活铸成的特质,还有朴素的家国情怀,信念弥坚,不忘初心。
借着此书,作者在向社会呼吁,请大家正视矿工形象,用平等的态度真切了解矿山生活,给予这些采摘光明火种的“黑色精灵”们应有尊严和体谅!
【作者简介】
(一)作者衷心热爱这地下蕴藏乌金的黑土地。
我父亲是矿工。我从小就与矿工叔叔、哥、兄、姐、妹交往做游戏,读书、学习,工作生活。对矿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很熟悉。特别是目睹了文革风烟,文攻武卫、揪斗“牛鬼蛇神”这些事件,至今历历在目,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二)我的心路历程与矿工生活血脉相连
我不到十六岁参加工作(隐瞒了真实年龄),在矿山井下干采煤工、机电安装工。被党组织培养曾在党委宣传部办公室工作,而后有幸担任了矿领导。
作者喜爱写作,一直以来用“巴蜀金戈”笔名向报刊、广播电台、杂志社投稿和发表文章。
(三)这不是无端的创作冲动,是激情和责任在驱动
这可爱的矿山,这静静的孝子河,这真挚粗豪的矿工“黑精灵”们,让我梦绕魂牵。我必须以我的拙笔去描绘他,歌颂这可敬可爱可笑带有原始人情味的“黑色精灵”,我认为这是一种责任,而不是出于无端冲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