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学习与宣传在近些年有点甚嚣尘上的意思,孩子有国学班:学礼仪,学茶道、学书法……成年人有国学课程:学思想、学悟道、学修行……那么什么是国学呢?估计很多人都没有一个完整而贴切的概念。
广义的国学包含中国的全部的传统文化,绘画、武术、建筑、风水、易学、经典古籍等等;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百家(主要是儒、道、兵、法、墨五家为主)的学术思想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下面先说说国学的历史吧“国学”这个概念从汉朝的时候就有了,但那时的国学并不是指的思想,更多的是指实体,也就是现在的公立学校。
从县学到太学,再到后来的国子监,这些统称为国学到了清朝末期,“西学东渐”,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此时的概念上的“国学”概念才逐渐形成,这时候的国学内容包含了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对于“西学”的定义。
再到民国,国学又被重新定义了,国学更多的是指儒家思想,而其他比如国画、武术、京剧、中医都被称之为“国粹”也就是说反映思想以外有形的东西更多的反应在“相”上来表达现在看来,这种定义太过于片面且局限了说完了国学的大体由来,是不是依然对于国学没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只能说明一般的定义都过于停留在字面的解释了。
这也便是为什么当下学术界对于国学的定义争议很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来谈谈本人是怎样理解国学的简述一下就是“国学”广义概念中所包含的内容中蕴含的思想与道统再进一步阐述: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东西,也就是称之为“道”的内容,而不是包含涉及“象”的东西。
比如武术中的“止戈”思想,中医的“天人合一”理念,国画的“留白”境界……
古往今来几千年,有人想着入道,有人想着得道,有人想着用道道文化的“体”“相”“用”三个方面都具备了有人会说“道”不就是以老子李耳为代表的道派吗?别的学派跟“道”也不沾边啊,这其实是完全的历史失实,看看孔子的文献是不是经常把道挂在嘴边,再看看其他的学派哪个没有“道”的影子?春秋战国时的百家其实都是在研究道,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有的琢磨“入道”,有的琢磨“得道”,有的琢磨“用道”。
朝闻道、夕可死矣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道”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道”是对于整个宇宙规律的形而上的总结道家、道教不过是“道”之名义下所衍生出来的产物而已所以说要想研究国学,诸子百家都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因为中国的传统思想根基在此。
讲到这,大家是不是对于国学有了一个深入的认知呢?还认为现代孩子们学学书法、学学国画这些执着于“相”的形式内容真的就叫国学了吗?其实这些东西离国学的门槛还很远。